這篇文章也放很久了,照片做好,可文字一直沒生成,總想寫得充足一點,資料齊一點,可以讓大家了解多一點~





背景:

     龍華茶樓位於澳門提督市北街5號,與被評為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文物建築“紅街市”為鄰。茶樓建於1962年,是一輕混凝土建築物。龍華茶樓的格局甚為開揚,四面通風且有露台供人乘涼。一樓內仍具傳統風格,雀籠滿掛,鳥聲處處。

     隨着時間的流逝,具粵式傳統茶樓特色的食肆在本澳目前只剩下這一間。近年來,由於越來越多本地和外地媒體、文化人的報導和宣傳,龍華茶樓逐漸成為本地居民和旅客感受傳統茶樓文化的地方。此外,由於經營者的興趣和努力,龍華茶樓也是一個小型藝廊,除鳥籠外,四周牆壁也掛滿了攝影作品和書畫。該茶樓曾數度舉行各種藝術展覽活動,受到各界的關注和肯定。可以說,龍華已成功地創造出茶樓與藝廊、飲食文化與藝術文化相結合的形象。

◎資料來源:澳門文物網


遺憾....
對我而言,這家古舊的茶樓可算伴著我成長,中學時期每天上學,即使多匆忙也會瞥上一眼,放學後,必然在此附近候車回家,不過卻一直沒進去過(初期我連它的入口在哪也搞不清~),因為家人上茶樓才不會選上這裡,和同學聚首更不會去吧!直至大學、工作,我這個傻人很自以為這麼古老的茶樓,主要營業對象應為上了年紀的人,故營業時間該是很早而且很短,即早上六七時至下午十二時左右,想必我這懶蟲週末也不常爬起床去嘆茶,真的是直到最近在討論區看到有人說這裡營業至下午三時,才讓Max 和我在週日的中午來一趟~

近年,大家都開始關注老東西,要找回昔日的感覺,甚麼集體回憶的,對這家澳門僅存的廣東茶樓也想念起來了(我覺得這很像香港的蓮香樓),故對這家酒樓的報導也日漸增多,另澳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更讓大家注意這本來不起眼的老茶樓了~


茶樓 VS 藝廊
來龍華前,我也從不少報導或書中得悉這裡的老闆喜愛攝影等藝術,他的好友也不時把作品贈與茶樓裝飾,或存放茶樓寄賣,於是整個茶樓嚴如一個小型藝術館,還不定期的舉辦不同類型的展覽,我去的那天剛巧就在辦一個攝影展。


這就是我從前找不到的入口,樓梯上已可看到最近展出的攝影作品。



我們到達的時間是中午十一時許,不知道是因為地方較大,桌椅放的不擠,或是天氣不穩定的關係,那裡的人數不多,我和Max 隨意的挑了個窗邊的卡位坐下,服務員便遞上茶具和洗茶具的器皿,然後問我們要喝甚麼茶,並告訴我們點心的擺放位置便沖茶去~


洗茶具的器皿和古老的茶壼


這裡的點心都是採自助式的,不是爆肥那種,即自行取用,然後按件計數,點心都像蓮香樓一樣是很傳統的款式和做法,而且這裡供應的品種也不多,如果論味道,必然是香港的蓮香樓較優,但心血來潮想嘗嘗兒時的味道,澳門的朋友,請到龍華茶樓吧!

除了下列四款點心外,我還不忘要了蔡瀾先生在書中提到的切雞飯(不過我完全忘了拍照說~),表面看很普通的一碗米飯,上面放著幾塊雞,圓滾滾的放在眼前,但吃進口裡才知道它的優勝之處,雞肉雖沒“龍棧飯店”的嫩滑,也沒其特有的雞汁,可上面那滿滿的薑油真的讓我感動呢~原來薑油內的生薑是稍為炸過的,所以即便吃到滿口油膩,有點不健康,但也吃光光了我的份。




以一輪狂風掃落葉的形式滿足了胃口後,才靜心下來欣賞這古老的茶樓,接近三十度的高溫,由於樓宇的高度足夠,通風很好,即使沒有空調,也不會覺得不舒服,而且裡沒有一般茶樓的吵鬧,慢慢的在這裡嘆茶聊天,也是一件賞心樂事。

後來,我觀察到這裡遊客還真不少,而且雖說人客不多,但還算絡繹不絕的,大家都旨不在吃,總是拿著相機左拍拍右拍拍,店員都習以為常,老闆更不時指導人家有哪些值得留影,替客人拍照,更像導遊一樣提供一些遊澳資訊,就連我們身後的茶客,都主動告知我們在其身後的桌椅,年歲之高比我和Max 二人加起還要高,就像店內一些作品,雖未保存很好,但仍堅穩如昔,風采依然!

Max 坐著的就是茶客口中年近八十的桌椅.....


舊式茶樓獨有的....


隨處擺放的茶葉....



以前,大家還可在這裡看到一個景象,就是茶客們帶著心愛的雀聊來喝茶,讓人家欣賞自家小鳥外,更可讓小鳥們來個歌藝競技,很可惜,近年禽流感仍嚴重,故此情景已不復見了~



到我們要離開時,老闆見外邊忽然下起雨來,我們身邊又沒有雨具,便熱情地叫我們不用急(還未結帳~),可隨意看看放在一旁的書籍,待雨勢稍緩才離開,還問我們是不是遊客,真是超熱情好客~


伸延閱讀:經典茶樓“龍華”     from 濠食新煮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譚小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